恒大扶貧:速度與甜心寶貝S包養網力度的典型樣本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7140088b2872.90084564.

    中國網/中國扶貧在線訊 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第二批援建重點項目開工儀式,11月23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舉行,40個新農村項目和23個重大產業扶貧項目同時正包養式開工。

杜青林宣布開工

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宣布開工,全國政協常委、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,貴州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,省長孫志剛,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等領導到場,為奮斗在扶貧一線的恒大團隊鼓勁。

開工儀式現場

全國政協領導考察扶貧牛超市

包養網

許家印在第二批63個重點項目開工儀式上致辭

開局就是決戰,起步就要沖刺。恒大幫扶大方一年來,六大舉措推進落實異常迅猛,創造了扶貧領域的速度奇跡,交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單。

產業扶貧已開工蔬菜、肉牛基地等224個,投用103個;恒大產業扶貧貸款擔保基金,已為181個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2.6億元;已引進27家上下游龍頭企業。易包養地搬遷扶貧已投入3.17億元,探索性開工建設10個新農村、1個奢香古鎮。其中,2個新農村已搬遷入住,8個新農村明年3月30日前陸續搬遷。奢香古鎮明年4月30日前交付使用。

教育扶貧已投入3.3億元,開工建設的11所小學、11所幼兒園明年2月28日前交付;1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技術學院明年6月30日前交付。已吸納就業7726人,直接實現近2萬人脫貧。恒大大方貧困家庭創業基金,已扶持創業戶4211戶。已投入1.9億元,開建的1所慈善醫院、1所養老院、1所兒童福利院,明年6月30日前交付使用。14140名特困人群獲得恒大購買的固定收益的商業保險,實現直接脫貧。

幸福五村

援建項目的相繼開工,是這場精準扶貧決戰的砝碼。今年年初,恒大首批一次性開工了40個重點項目。此次第二批再開工63個重點項目,其中,新農村40個,蔬菜、肉牛、中藥材、經果林及鄉村旅游等重大產業扶貧項目23個。計劃兩批103個重點項目明年6月30日前全部竣工交包養付。

民營企業直接參與精準扶貧,缺少借鑒、包養沒有范本,只能摸著石頭過河。業界分析認為,短短不到一年時間,恒大結對幫扶大方縣成果顯著,更重要的是,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、可推廣、可持續的發展路徑——堅持“造血”與“輸血”并舉,六大舉措多管齊下,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。

新路徑,體現在從點式幫扶到整縣推進,合力攻堅,不落一人。

那份讓人津津樂道的“每個字價值307萬元”的精準脫貧協議,簽訂雙方是恒大集團與大方縣。這意味著什么?恒大集團計劃三年內無償投入扶貧資金30億,通過產業扶貧、易地搬遷扶貧、吸納就業扶貧、發展教育扶貧、創業扶貧、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扶貧等一攬子綜包養合措施,到2018年底實現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。

截至今年8月31日,恒大已幫助大方縣10494戶、39817人初步實現脫貧,到12月30日預計再脫貧40500人,完成總脫貧任務的45%。

新路徑,體現在從間接幫扶到直接參與,優勢互補,同心同德。

恒大集團設立扶貧辦,并在大方縣成立了恒大大方扶貧管理有限公司;人員配備上,恒大集團選派的300多名管理骨干,帶領3000多人的扶貧隊伍常駐大方,與畢節市委、市政府從全市抽調的100多名干部齊心協力,并肩戰斗。

在業界以高效聞名的恒大團隊很快走上正軌,那些當初“聽不懂當地方言的外鄉娃兒”,在當地干部群眾的帶動下,很快融入當地環境,成為“老鄉”,恰好應了那句“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”。

新路徑,體現在從單一捐資到立體幫扶,六位一體,全面發力。

從兩批開工建設的項目來看,恒大的幫扶計劃有六大舉措包養———產業扶貧包養網、易地搬遷扶貧、吸納就業扶貧、發展教育扶貧、家庭創業扶貧和特困群體生活保障扶貧。

他們環環包養網相扣,立足當下,價值卻不止于當下,意在長遠。產業扶貧蘊含著發展教育扶貧因素,志在培育當地群眾市場意識;易地搬遷扶貧,并非一搬了之,通過產業配套,實現安居樂業;吸納就業扶貧既提供崗位,也大力培養合格建設者;就連特困群體的生活保障扶貧中也滲透著育人、市場啟蒙和發展產業的基因。

新路徑,體現在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,對癥下藥,靶向治療。

走進大方,老百姓對于恒大的評價,是“靠得住、有辦法”。

“靠得住”,來自于幫扶的態度,扶貧要扶到點子上、真正實現“授之以漁”。以蔬菜產業為例,恒大通過扶持互助合作社組織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,引進地利集團等16家蔬菜上下游龍頭企包養業,并建設若干個蔬菜集散中心指導生產、現場收購、集中銷售。這種供產銷一體化的蔬菜產業精準扶貧模式,解決了農戶“不知道種什么、種多少、怎么種、賣給誰”的根本性問題,幫扶的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超過4100元。

店子村蔬菜基地喜獲豐收

“有辦法”,來自于幫扶的能力。恒大在產業幫扶方面做到盡職不越位,不搞拉郎配,用市場機制引導貧困老百姓逐步完善自我造血包養網功能。例如恒大統一引進優質基礎母牛,以每頭低于市場價3000元的價格,由貧困戶全額貸款購買。恒大3年內提供全額擔保、貼息、保險,每繁殖成活一頭犢牛再獎勵1000元,同時建立包養網一站式手續辦結服務。這種貧困戶“買牛不愁錢,養牛沒風險,產牛有獎勵,賣牛有保障”的一條龍精準扶貧模式,幫扶的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超過400包養網0元。

脫貧攻堅的畫卷正徐徐展開,精彩的落墨之處,已經讓人們對大量的留白產生了無限遐想。

正如杜青林在調研時指出的,恒大集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,結對幫扶大方縣,已經實施的第一批40個重點項目和剛剛開工的第二批63個重點項目精準有力、真抓實干,是企業參與扶貧的有益創舉和實踐。

許家印在恒大集團結對幫扶大方縣第二批63個重點項目開工儀式上的講話
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我們必須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,向貧困發起總攻,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總書記進一步強調,廣大民營企業要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和公益慈善事業,致富思包養源,義利兼顧,自覺履行社會責任。這是決勝小康的關鍵時期黨和國家對我們民營企業的召喚。

民營企業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、由弱變強,無不得益于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全社會的理解、幫助與支持。飲水思源、回報社會,是民營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。

全國政協高度重視扶貧工作。在俞正聲主席的關心支持和鼓勵下,恒大集團從2015年12月1日開始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,計劃三年無償投入30億元,通過一攬子綜合措施,到2018年底實現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。

結對幫扶大方縣一年來,在全國政協和貴州省、畢節市及大方縣各級黨委、政府高度重視、全力推動下,在大方縣各族干包養網部群眾大力支持、艱苦努力下,各項精準扶貧措施全面展開,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,到今年8月31包養網日,已幫助大方縣10494戶、39817人初步實現脫貧。到12月底預計再脫貧40500人,完成總脫貧任務的45%。

結對幫扶大方,我們堅持精準扶貧,因戶施策、因人施策;堅持“輸血”與“造血”并舉;堅持既要“見效快”更要“利長遠”。我們不僅出資金,更重要的是出人才、出技術、出管理、出思路,并由恒大集團副總裁兼扶貧辦主任姚東和300多人的管理團隊,帶領3000多人的扶貧隊伍常駐大方,與大方干部群眾一起開展脫貧會戰。一年來,我們在幫助大方縣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方面做了以下工作。

一、因地制宜的產業扶貧,是實現永久脫貧的基礎。扶貧包養攻堅的核心在于產業支撐。我們結合當地實際,發展蔬菜、肉牛、中藥材和經果林等特色產業,為每個貧困戶配備至少兩個產業項目,并引進上下游龍頭企業,形成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貧困戶+基地”的幫扶模式,實現供產銷一體化經營,幫助貧困人口就地脫貧。

目前,我們已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.97億元,已開工蔬菜、肉牛、中藥材、經果林產業化基地224個,投入使用103個;設立1億元的恒大產業扶貧貸款擔保基金,擔保總額10億元,已為181個蔬菜、肉牛等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2.6億元;已引進27家上下游龍頭企業。

(一)蔬菜基地開工52個,建成29個,其中,建成蔬菜產業化大田基地6萬畝,蔬菜大棚6075棟。蔬菜基地幫扶的貧困戶,戶均種植蔬菜2.5畝,年人均純收入超過4100元。

我們通過援建育苗基地、節水灌溉和蔬菜大棚等農業基礎設施,扶持包養互助合作社組織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。引進地利集團等16家蔬菜上下游龍頭企業,并建設若干個蔬菜集散中心,借助“互聯網+”的手段,根據市場需求指導育苗中心生產。蔬菜成熟后,由集散中心到田間地頭向合作社現場收購,然后集中洗揀分,把綠色蔬菜供給到重慶、貴陽等全國各地。

我們這種供產銷一體化的蔬菜產業精準扶貧模式,解決了農戶“不知道種什么、不知道種多少、不知道怎么種、不知道賣給誰”的根本性問題,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、穩定脫貧。

(二)肉牛基地開工14包養網6個,建成64個。已引進中禾恒瑞等2家畜牧上下游龍頭企業,建立母牛供應、技能培訓、飼養、收購、加工、銷售等產業化體系。包養網目前,已調入優質基礎母牛1760頭,從國外引進純種包養網安格斯種牛500頭,從加拿大引進世界領先的安格斯、西門塔爾種牛凍精9萬支,已改良當地土牛1.2萬頭。肉牛基地幫扶的貧困戶,戶均飼養肉牛3頭,年人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。

我們與世界畜牧業發展先進水平接軌,統一引進安格斯、西門塔爾優質基礎母牛,以每頭低于市場價3000元的價格,由貧困戶全額貸款購買,我們提供全額擔保、全額貼息、全額保險,每繁殖成活一頭牛犢再獎勵1包養000元。同時,建設基礎母牛超市,實現選牛、貸款、擔保、保險、領牛等一站式辦理。

我們這種貧困戶“買牛不愁錢,養牛沒風險,產牛有獎勵,賣牛有保障”的一條龍的肉牛產業精準扶貧模式,深受貧困戶歡迎。

(三)中藥材及經果林包養基地開工26個,建成10個。已引進一力制藥、香港恒暢等9家中藥材、經果林上下游龍頭企業,建立種子供應、技能培訓、種植、收購、加工、銷售等產業化體系。已建成3.2萬畝丹參、天麻等中藥材基地,2萬畝油用牡丹和獼猴桃等經果林基地。中藥材及經果林基地幫扶的貧困戶,土地流轉收入、務工收入、分紅收入合計,年人均包養網純收入超過5500元。

包養們因地制宜地幫助大方大規模建設中藥材、經果林基地,發展中藥材和經果林產業,這種用產業帶動貧困戶入股分紅、務包養工增收的精準扶貧包養網模式,實現了貧困戶持續增收、穩定脫貧。

二、易地搬遷扶貧必須有產業依托,才能搬得出、穩得住、能脫貧、能致富。針對住在深山老林里面,路不通、水不通、電不通,房子不遮風、不擋雨的貧困群體,必須實施易地搬遷扶貧。我們結合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,建設帶產業依托的新農村。

目前,我們已投入3.17億元,探索性開工建設10個新農村、1個奢香古鎮。其中,2個新農村已搬遷入住,8個新農村明年3月30日前陸續搬遷,安置500戶、2000人。奢香古鎮明年4月30日前交付使用,安置1000戶、4000人。

我們建設的新農村,配備了家私家電等基本生活用品,實現貧困戶拎包入住,同時配建2棟蔬菜大棚,配備肉牛養殖、鄉村旅游等作為“第二產業”,確保貧困戶“能脫貧、穩得住”。

本著“實用、節約”的原則,通過首批10個新農村的探索,我們對今天開工的40個新農村進一步優化設計,將原雙包養網拼特色民居改為四聯、六聯和八聯的特色民居,實現了既能“搬得出”,又能降成本,又能節約地,走出了一條可借鑒、可復制、可推廣的路子。

三、發展教育扶貧,是拔除窮根的關鍵。治貧先治愚,扶貧先扶智。我們通過建學校、強師資、設基金,全方位補足當地教育資源缺口。目前,我們已投入3.3億元,開工建設的11所小學、8所幼兒園12月30日前交付,3所幼兒園明年2月28日前交付;1所完全中學和1所職業技術學院明年6月30日前交付。另外,與清華大學合作,已培訓340名教師及管理干部。設立的恒大大方教育獎勵基金,已獎勵資助200名偏遠山區優秀教師、300名貧困家庭優秀學生。

四、吸納就業扶貧,是見效最快的脫貧方式,“一人就業、全家脫貧”。針對貧困家庭實際情況,我們組織職業技能培訓,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到恒大集團及戰略合作企業就業。目前已投入500萬元培訓9500人,已吸納就業7726人,就業人員年人均工資42000元,直接實現近2萬人脫貧。

五、創業扶貧,是脫貧致富最有效的路徑之一。為鼓勵支持貧困戶創業,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,我們設立了3億元的“恒大大方貧困家庭創業基金”,三年內分期分批,以貼息和獎補等形式鼓勵貧困家庭創業,幫助3萬人脫貧致富。目前,已扶持創業戶4211戶。

六、慈善事業,是脫貧攻堅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。目前,我們已投入1.9億元,開工建設的1所慈善醫院、1所養老院、1所兒童福利院,明年6月30日前交付使用。我們設立了2億元的“恒大大方慈善基金”,為孤寡老人養老就醫、困境兒童生活學習和貧困家庭就醫提供補助。另外,我們為141包養網40名特困人群每人購買一份固定收益的商業保險,補足當地低保標準與脫貧標準之間的差額,實現直接脫貧。同時,我們組織恒大集團員工“一助一”幫扶全縣農村留守兒童、困境兒童和孤兒4993包養人。

今年年初,我們首批一次性開工了40個重點項目。今天,我們第二批再開工63個重點項目,其中,新農村40個,蔬菜、肉牛、中藥材、經果林及鄉村旅游等重大產業扶貧項目23個。計劃兩批103個重點項目明年6月30日前全部竣工交付。

我們將繼續在全國政協的指導下,在貴州省各級黨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與當地廣大干部群眾一道,扎實做好各項幫扶工作,確保到2018年底實現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,讓大方貧困老百姓早日過上幸福生活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!

TC: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